从2014年十件大事看工业自动化行业趋势
我们的生活无非就是一直在“衣食住行”,而让我们“衣食住行”越来越进步的非“网络”与“自动化”莫属,自动化已经像网络一样覆盖全球,渗入到生活工作的每一处。如此以高科技生活的今天,每一处都或大或小的与自动化有所联系。2014刚过,现在我们就过去一年的全球大事件来看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越南打砸事件
事件过程:越南南部平阳等省2014年5月13日发生大规模排华事件,疑似有组织的越南摩托大军见到华人开的工厂店铺就砸,不仅平阳省的6万名员工失去了工作,同时也使中国、中国台湾、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企业也受到了巨大损失。
联系自动化分析:制造企业外迁不少是因为国外部分地区人力成本较低,人力成本是根本原因,虽然此举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成本,但同样这些国家也存在政治不稳定、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外在不利因素。根本原因在于人力成本上,机器换人从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此问题,在实现工厂自动化的同时,不仅能实现人力成本的降低还能降低工人人身风险。
墨西哥高铁事件
事件过程:北京时间2014年11月4日凌晨,墨西哥通信和交通部宣布,中国铁建与中国南车及4家墨西哥本土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墨西哥城至克雷塔罗高速铁路项目,合同金额约合270.16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南车在该项目中承担高速列车供货,金额54.48亿墨西哥比索(约合24.97亿元人民币),而中国铁建在建设部分所占比例则高达60%,计约300亿墨西哥比索。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在11月7日左右,墨西哥交通部长GerardoRuizEsparza告诉墨西哥Televisa电视台,墨西哥总统恩里克·培尼亚·涅托(EnriquePenaNieto)撤消了11月3日的投标结果,并决定重启投标程序。
联系自动化分析:如今,中国高铁成功出海并同日欧巨头竞争,海外大订单也接踵而来,表明中国高铁已经走向强国之列。尽管事情一波三折,但业内人士认为,墨西哥高铁事件意味着我国高铁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因为国家扶持力度的加大,从自动化技术在高铁上应用的到核心技术实现百分百中国制造,中国高铁业已经名气大振。
马来西亚航难事件
事件过程: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从吉隆坡飞北京的客机失联,迄今为止关于航班失联的具体原因仍未明确。同样也是马航航班,7月17日,从阿姆斯特丹飞往吉隆坡的马航MH17航班在乌克兰东部坠毁,机上298人全部遇难。
联系自动化分析:这两起马航事件已经不再仅仅是空难事件,它所涉及到自动化、智能交通、3D打印等行业知识,引起了工控人的思考。在自动系统日益增多的今天,自动控制技术深入应用于航空的各个领域,但是飞行员手动操作经验仍应得到重视,拒绝过度依赖自动化技术。另一方面欧洲和北美团队已开始研发相关系统,新的卫星传感器可以为搜救工作提供援助,并帮助航空公司节省燃料。而在搜救过程中,中国也派出海军永兴岛号远洋救生船参与搜索工作。该船上搭载有48名潜水员,25名技术人员,多套深浅装具和轻潜装具以及水下机器人、声纳测扫等设备,配有呼吸机、B超、心电监护仪等先进的医疗器械。而这一系列都离不开自动化技术的支持!
昆山爆炸案
事件过程:2014年8月2日,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生爆炸事故,目前遇难者人数已增至71人,在院治疗的伤员186人。据了解,造成这一事故的原因是涉事工厂车间粉尘浓度超标,遇火源发生爆炸。昆山“8·2”爆炸事故摆在眼前的一个惨痛教训是工厂安全监管不到位,同时如果采用机器代替人工进行生产,塑造无人、智能工厂。
联系自动化分析:劳动力密集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一大优势,此前我们曾靠大量的人工成本优势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劳动力进行生产存在于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生产车间。而现在劳动力成本大大提升,加上人员管理上的风险,而机器人可代替工人进行高危环境下的作业,这一点在金属加工制造行业尤为明显,无论是轻金属、彩色金属、贵金属、特殊金属,还是钢—金属工业离不开铸造厂和钢/金属加工。而且如果没有自动化和多班作业,就无法确保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并减轻员工繁重的工作。机器换人时代的来临,终将打破这一格局。
海尔裁员事件
事件过程:2014年6月13日,在沃顿商学院全球论坛上,张瑞敏语出惊人,“去年裁掉1.6万员工,海尔今年还要大刀阔斧,裁掉1万名以中层管理者为主的员工”。海尔集团人单合一的创新变革进入到深水区。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6月27日的一场演讲上,引用了一个比喻,“鸡蛋从外面打破一定是人们的食物,如果从内部打破则一定是新的生命”,算是对近期社会上海尔万人裁员各种议论的一种回应。
联系自动化分析:内部资料显示,海尔集团2007年以来启动人单合一双赢模式创新,通过商业模式转型、管理优化和智能制造升级提高人均效率和员工人均收入。海尔正在对传统制造进行智能化升级,布局工业机器人。比如海尔滚筒洗衣机的一个车间经过智能化升级,原来这个车间需要45人,现在已经做到“无人化生产”了。这次裁员是管理优化与自动化生产的结合,在海尔高层看来,海尔目前员工调整的走势是创新转型的必然结果。
中国南车北车合并
事件过程:2014年10月27日,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及南车旗下上市公司时代新材均发布公告称,因有重要事项未公告,公司股票停牌。市场普遍认为此次停牌或与上层要求两家公司合并重组有关。早在今年9月,就有消息称国资委正在力推中国南北车重新整合为一家公司,以便中国的高铁技术更好地出口到海外。
结合自动化分析:有关方面是希望通过此次整合,进一步提升我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并希望高速动车组这样的高端制造产生辐射效应,让高端自动化核心技术影响电子、电气、材料、机械等各个行业。
西门子与通用电气竞购阿尔斯通
事件过程:2014年5月27日,西门子宣布,正式向阿尔斯通电力设备业务发出收购请求,最迟将于6月16日发出收购要约。而就在4天前,GE才宣布169亿美元收购阿尔斯通能源业务的最终期限延长至6月23日,旨在争取更多时间说服法政府。6月16日,西门子公司发表声明称,西门子将与日本三菱重工业公司联合提交一份价值70亿欧元的收购方案,竞争收购法国阿尔斯通公司。6月21日消息,法国工程集团阿尔斯通董事会在周六表示,已正式接受通用电气对其电力设备的修改版收购要约。
结合自动化分析:法国阿尔斯通是全球重要的发电输电设备、火车和铁路基础设施公司,也是法国高铁的制造商。西门子与通用电气竞购阿尔斯通一案,除了商业上的竞争之外,还有各国实力之间的较量,尤其是同处于欧洲中心的德法两国,在该案中,法国国内的“德法平衡派”思想是导致西门子竞购失败的一大诱因之一。
俄罗斯黑客入侵工业系统
事件过程:2014年7月中下旬,安全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类似震网的恶意代码:Havex,它也是被编码用作感染SCADA系统的工业控制系统,这种恶意代码可能通过使用一个按键就能够使水电大坝停运、核电站过载,甚至关闭一个国家的电网。
某安全公司称,近来,一个称为EnergeticBear的俄罗斯黑客组织使用一种复杂的网络武器,已经使1000多家欧洲和北美能源公司受损,与震网相似,这种网络武器可以使黑客们访问到能源部门的控制系统。该黑客组织也被称为“蜻蜓”,一个至少自2011年起便开始活跃的东欧黑客团体,并且自从2013年就一直使用钓鱼网站和木马对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的能源供应商组织实施攻击。
联系自动化分析:由于广泛应用于冶金、电力、石油石化、核能等工业生产领域,以及航空、铁路、公路、地铁等公共服务领域,工业控制系统堪称是国家关键生产设施和基础设施运行的“神经中枢”。一旦“神经中枢”出现问题,整个国家经济将受到严重破坏甚至瘫痪。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自动化技术将决定发展与国家安全等因素,同时一个国家的自动化系统将成为“敌人”的首要攻击对象!
富士康巴西工厂大罢工
事件过程:2014年9月1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富士康在巴西最大的工厂有3700多名员工正在罢工,目的是为了争取增加薪资和改善工作条件。自9月11日起,这些工人便开始罢工行动,直接影响了iPhone6和iPhone6Plus新机的出货。据报道称,这些工人希望公司给出一个新的薪资和工作方案。自2012年起,他们的工资就一直没有改善。尽管该公司已经提出在两周内给出了一份调整计划和补救措施,但工厂工人拒绝了这份提议。此次并非该工厂出现的第一次罢工。在2013年2月,该工厂工人也曾举行大规模罢工,理由同样是要求工厂在规定期限内提高员工待遇等一系列问题。
联系自动化分析:罢工折射出的是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难题,互联网时代造就经济的发展,也造就了新一代工人的个性,在新形势下,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难以适应,用机器代替人工,减少简单重复的工作,用自动化技术代替体力才是大趋势。
浙江“机器换人”引劳资纠纷
事件过程:该事情缘起于企业引进一套高科技设备,想要裁减50多名职工。建厂4年多来,信威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一直在不断招工补员。为谋求更大的发展,去年12月,企业管理层决定引进先进设备和工艺,提升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并决定一次性裁减50多名职工,接近职工总数的三分之一。
大幅度的裁员,让部分被列入裁减名单中的职工情绪激动,少数对裁员抱有抵制情绪的职工采取了不合作态度,影响到企业的正常生产。企业管理层采取了分步解决的方案。为20名被裁减职工在当地最大的一家企业里找到新岗位。但余下的职工们意见不一,表现出对企业的不信任,通过协商,最终企业方也明白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向被裁减职工足额支付各类补偿金50多万元。
联系自动化分析:“机器换人”是使用自动化技术代替人力生产,带来的高效生产、次品率降低、人工费用减少等优势使得制造企业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但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换掉什么人,二是换掉的人去哪里,这些问题一旦没有解决好便容易引发矛盾纠纷。
结语
2014年被认为是中国机器人产业元年,在国内机器人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机器取代工人也在不断进行,推动着我国的工业自动化不断地发展。虽然“机器换人”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人力成本,但处理不当时也容易引发矛盾。2015年的工业自动化行业应该怎样走?还是需要解决好两个问题:机器换人,要换掉哪些人?换掉的人可以去哪里?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工业自动化之路会越来越好走。
更多工控资讯和产品信息请关注微信:szconstar,或者免费资讯本站右边客服QQ!